(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5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是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展示的最新窗口和地标,系统展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布局、重大项目、标杆场景。今天下午,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展示了一项最新研制的成果——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工作人员戴上AR眼镜,就能看到巡检场景的高清音视频画面,接受专家远程指导,实现“隔空”操作。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工业元宇宙检测机器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摄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城市发展新的战略优势,做出的重要部署。在产业数字化方面,上海正在推进数字航空、数字船舶、数字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九大制造新模式。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试验检测事业部副部长周鹏飞介绍说,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是针对高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航天复杂构件焊接检测需求研发的,适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电、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轨交等高端制造业全生命周期质量检测与监控,也可应用于港口、电站、工厂、交通等领域运行过程监控与安全管理。
“十四五”以来,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累计完成大型数字化检测系统与云平台交付15台套,完成上海市质量技术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部署,为中小企业提供高品质的航天试验检测服务,实现收入超7000万元,通过提升检测质量、降低检测成本,为相关企业节约成本1.5亿元。
周鹏飞是一位85后,他所在的核心团队是一支20多人的年轻队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以硕博士学历为主。“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人才,包括电子、信息、机械、材料、检测等等。研制过程中大家需要不断学习应用新知识,例如航天无损检测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元宇宙检测机器人’,这就涉及到AR、云计算、肢体感知控制等多项技术。”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数字火箭、数字卫星、数字空间站、数字探月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通过数字化转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构建了全球唯一的低轨气象卫星数据观测网,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气象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现如今,从北极圈到南极大陆,获取全球卫星观测数据只需要2小时,每5分钟就有1张北半球云图、每1分钟就能生成一张指定区域云图。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也有一支年轻团队,他们以80后、90后为主,还有部分00后。90后姑娘闻方缘是空间站设计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毕业后,她就入职了805所,职责是空间站设计中的信道管理。
她说:“空间站里有舱内WiFi和舱外WiFi,舱内WiFi实现了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部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联网;舱外WiFi则支持航天员在舱外操作任务时与地面的通讯。作为设计师,我们要考虑到空间站在宇宙环境中受到的宇宙辐射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出适用的设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