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网红玩具慎给孩子买(主题)

北京晚报记者 袁璐 实习生 陈梓敏

五彩缤纷的起泡胶、图案多变的火漆印章、又软又弹的捏捏乐……这些“网红”玩具成了孩子们暑假的新宠。然而,一些玩具却让孩子出现了皮肤过敏、高温烫伤等情况。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网红”玩具不仅没有安全提示,不少还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


(相关资料图)

■案例

玩捏捏乐孩子得了皮炎

“孩子闹着要,谁想到会这样。”说起“网红”玩具,陈女士后悔不已。

前阵子,上小学的女儿一直念叨,暑期兴趣班的同学人手一个捏捏乐,自己也想要。在女儿的央求下,陈女士点开了一个短视频商品链接,只见一个男孩不断挤压、摔砸、揉捏、旋转着名为“爆眼熊猫捏捏乐”的玩具,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信息显示,这款价格为9.9元的捏捏乐已销售超过1万件。

捏捏乐买回来后,陈女士拿在手上就闻到了一股刺鼻气味,女儿却不管不顾玩了一下午,当晚手掌就出现脱皮,后经医生诊断为过敏性皮炎。

除了捏捏乐之外,可以随意塑形的起泡胶、源于传统封信方式的火漆印章也很流行。8月15日傍晚,记者在海淀区翠微中里的一家晨光文具店看到,两名七八岁的孩子正央求妈妈购买一款起泡胶,称“班上的同学都在玩”。文具店的老板也表示,这款玩具卖得挺火,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和家长前来购买。

在电商平台,记者搜索起泡胶,发现带有“儿童”标签的产品月销量均超过1000件,有的甚至还有听起来像是诱人甜品的名字——马苏里拉芝士奶酪、超冰莫吉托、草莓抱抱奶。

记者打开一款名为“蓝莓鲜奶茶”的起泡胶后,一股刺激性的人工“香味”扑鼻而来,倒出来使用一段时间后,手上有明显的黏腻感,刺鼻的味道闻久了后也感到头晕。随后,记者用洗手液洗去起泡胶,但手上仍残留一股橡胶臭味。

像陈女士的女儿一样,不少孩子在接触玩具后出现了不适。“玩完起泡胶玩出过敏性湿疹,不但手背上有,连脖子、前胸都有。”一名妈妈在社交平台分享,医生告知起泡胶实际是一种工业硫化产品,包含甲醛、硼砂等有害的化学物质,不但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气味也会对儿童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

■测试

火漆蜡油熔解温度达101℃

还有家长反映,火漆印章买回来当天,孩子的大腿内侧就被烫脱了一层皮。

为了测试儿童火漆印章的安全性,记者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销量超过2万件的儿童火漆印章产品。按照说明,记者点燃蜡烛,将熔蜡勺放置在蜡烛台上,并将彩色火漆蜡粒放置在熔蜡勺里面。约5分钟后,熔蜡勺里的蜡粒充分熔化,记者将其直接倒在垫板上,再用配套印章头按压就形成了一个火漆印章。

在使用火漆印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把蜡粒充分加热熔解,这也成了操作中的最大风险点。利用工业红外测温仪,记者对孩子容易碰到的火漆炉、熔蜡勺和蜡油的温度进行了测试:金属蜡烛台放在点燃蜡烛上面,外侧表面温度5分钟后能达到191℃;金属熔蜡勺的前端在加热蜡颗粒5分钟后,温度超过168℃;熔解后的蜡油温度也能达到101.6℃。换句话说,一旦孩子不小心触碰到高温中的部件,均可能烫伤。

此外,夹取蜡粒的镊子和蜡油搅拌棒也十分尖锐。按照《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供8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该有锐利尖端,高度易燃固体、液体也不能用来制造玩具。但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多数火漆印章玩具的包装上都没有年龄段警示。

■调查

不少热卖玩具是“三无”产品

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零售店铺还是批发市场,热卖的这些玩具不少都属于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玩具。

在翠微中里晨光文具店,一款罐装的玫红色起泡胶仅有外文品牌名和商品条形码,其他信息一概缺失。“罐子上什么信息都没有,产品靠谱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员回答:“产品信息都在外包装箱上写着,单罐就是没有标签,这东西又不进嘴,没事。”记者又追问称能否查看外包装箱时,店员却告知“早丢了”。

在百荣世贸商城二期的玩具城,起泡胶、火漆印章、捏捏乐等玩具非常抢手,但也掺杂着不少“三无”产品。

在一家名为“宝龙”的玩具批发店中,记者看到一款售价7元的红色水晶起泡胶。“这个销量不错,就剩下这几罐了。”店主表示。记者发现,这款起泡胶的塑料瓶身上仅有一个镭射标写着“水晶麻薯泥”,瓶底、瓶盖上没有其他任何信息。

“特价处理,10元3件。”另一家名为“玖蓓儿”的店铺门口,数十件包装简陋的捏捏乐被随意摆放在塑料筐中供人挑选。记者随意挑选了4款捏捏乐产品,发现3款捏捏乐内包装上均无任何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剩下一款捏捏乐内包装虽有单独的生产信息卡,但字体非常模糊,无法辨认。

在多家店铺里,火漆蜡粒也是被直接放到塑料盒中出售,无任何包装信息。

■追问

市面上的“三无”玩具归谁管

“明明含有危险物质甚至是‘三无’产品,为何仍能在市场上随意流通?”很多家长提出:孩子因为玩玩具导致身体不适,谁来负责?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如果消费者或者其他人员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同时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这意味着,当孩子被“三无”玩具伤害时,家长有权选择销售者或生产者维权,也可同时向二者主张权利。

但现实中,家长在和商家及网络平台沟通中,往往面临维权举证难的问题。陈女士说,孩子出现过敏性皮炎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商家,提出退货并要求承担赔偿责任,对方却一再推诿,甚至反问“凭什么断定孩子的过敏性皮炎一定是玩具造成的”,并要求提供产品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第三方机构检测证明。

记者也注意到,根据相关规定,设计或预定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用的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乘骑车辆玩具等,必须进行CCC认证,即强制性产品认证,获得认证的产品应将认证标志加施在认证产品本体的适当位置或产品标牌上。目前,起泡胶、火漆印章、捏捏乐等很多“网红”玩具并不在认证覆盖范围内。

有专家建议,可建立危险玩具报告制度,当家长发现可能有安全隐患的“三无”玩具时,可以第一时间举报,并定时对外发布消费警示。同时,电商平台已经是儿童玩具销售的主阵地之一,平台也应从提高售卖准入门槛、严守质量关口、畅通投诉渠道等入手,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

关键词: